

9月13日,據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,近年來,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,一些地方出現“云養殖”“代養殖”“云種植”“云種菜”等(以下簡稱“云養經濟”)做法。與此同時,一些不法企業和個人打著“云養經濟”的旗號,通過互聯網APP、電話宣傳、組織聚餐旅游和參觀養殖場等方式虛假宣傳,誘導消費者線上認購魚類、畜禽、茶場等,承諾到期后可獲得高額回報,吸引群眾投入資金。這類“云養經濟”業務模式已脫離了商品交易的實質,由正常銷售行為異化為追求高額回報的非法集資行為,資金安全無法保障,相關風險需警惕。
按照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》規定,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,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,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各類行為屬非法集資。以“云養經濟”為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具有以下特征:
一是以新概念新技術為噱頭,進行虛假宣傳。部分“云養經濟”平臺打著科技賦能的噱頭,將畜牧、種植等農業項目與信息技術相“結合”,通過偽造圖片、視頻等手段構建虛假的養殖、種植場景,或將種養規模、產量嚴重夸大,實際上投資者認養或購買的動(植)物根本不存在,或者與實際的生產能力嚴重不符。
二是承諾短期高額收益,吸引用戶投資。真正的養殖、種植業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才能產生收益,但許多“云養經濟”平臺向投資者承諾短期內可以獲得高額回報,且保證低風險甚至無風險,實際背后并無真實的盈利模式支撐。
三是“拉人頭”式發展下線,層層收取提成。部分“云養經濟”平臺為了鼓勵現有投資者推薦新投資者加入,常以“拉人頭”方式鼓勵投資者發展下線,并根據用戶所在層級進行提成、分紅,形成不斷擴大的網絡,快速吸收資金,具有傳銷的性質。
“云養經濟”領域非法集資存在投資者多、分布廣泛、監管難度大的特點,“爆雷”風險極大,需引起高度警惕。
一是高額利息無法兌現。部分“云養經濟”平臺沒有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收益,承諾的高額利息主要來源于投資者的資金,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,在初期往往足額兌現承諾本息,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,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,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。
二是資金安全無法保障。部分“云養經濟”平臺非法吸收的資金大多在個人或第三方關聯賬戶,隱蔽性強,難以得到有效監管,投資者很難追蹤資金的真實去向,平臺可能將資金用于非種養項目,如支付前期投資者的利息、用于個人揮霍或挪作他用,追贓挽損難度大,本金難以追回。近年來,還有不少 “云養經濟”平臺“爆雷”,一些打著“云養經濟”旗號的非法集資等涉嫌違法犯罪行為受到查處。
按照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》等有關規定,對非法集資人、非法集資協助人將嚴肅追究法律責任,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自行承擔。廣大群眾要謹記高回報伴隨高風險,應自覺遠離非法集資,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。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,可立即向有關部門舉報。
來源:農業農村部網站
相關推薦
日前,貝殼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財政年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。
日前,小米集團發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公告。
日前,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。


- 1 招聯消費金融年度業績首現“雙降”!2024年凈利潤30.2億元同比降16%:總資產減少127億元!
- 2 支付行業迎來變化:深銀聯易辦事注銷、銀生寶牌照注銷與普樂斯支付更名
- 3 閱文集團2024年歸母凈虧損2.09億元由盈轉虧!實現收入81.2億元同比增長15.8%
- 4 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辭任 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.3%
- 5 閱文集團發布2024年度全年業績公告
- 6 山東黃金資源開發公司增資至13.75億 增幅約267%
- 7 海爾集團東方電熱等在青島成立科技公司注冊資本4000萬
- 8 中國金茂等在北京成立2家置業公司注冊資本合計50億
- 9 樂信發布Q4財報: 營收36.6億 利潤同比增長32.5% 各項經營指標持續改善
- 10 騰訊音樂2024年調整后凈利潤81.4億元同比增長30.7%:總收入284億元增長2.3%